关于我大学一年以来一直坚持做的有意义的事

初识

在进入大学,结束军训的几周内,我是迷茫的,我不想碌碌无为的度过4年的大学生活,也想一些功利主义的想法,大学中多多参加活动,竞选班干,卷绩点。因此我参加了班干竞选,当然结果不言而喻,长时间的应试教育使我成为了彻头彻尾的做题家,竞选以票数倒数第一告终
然后我还参加了学院组织部的部员面试,当然也是没有选上。最后失望的回宿舍的时候,我看到了学院闲置群中厦门大学甘肃百合支教队的招新宣传,看到招新宣传中黄土高原的字眼,我就心怀憧憬。
因为我自幼在黄土地上成长,世世代代在那片土地上生存繁衍,对于那片神圣的土地有种深层的亲切感,我由衷的想去到那片土地,帮助那些不能接触外界知识的小孩。我自己是幸运的,父母的努力使我避免了在贫瘠的县城乡镇接受落后的教育,成功的由平庸的小学和初中中升学到了较好的高中,虽然最后选择了文科,但是我也是考上了酒吧舞。

我想脱离那片土地对我的束缚,我也在积极的寻找能够在大城市生活的方式;同时我也想回到那片土地,帮助那里不像我一样幸运的孩子,让他们也能够走出去,这样矛盾的心理最后促使我加入了甘肃百合支教队。

磨砺

加入支教队本身对我也是一种挑战,刚开始加入,我们就被要求写教案,第一学期写了三篇教案,寒假写了四篇,当时写的苦不堪言,但是在我写这篇的时候,这些数量还不够塞牙缝的,在确定实地队员后,先是两周写四篇,再是小学期期间,一周写四篇。

因此,我也放弃了很多东西,原本应该认真学的法学专业课一塌糊涂,也打乱了我的cs自学计划,年初计划的睿抗机器人大赛编程赛道也没有好好准备,200块报名费当做慈善了。

向下扎根三百,静待百合花开

7月14日,小学期结束的第一天,凌晨5:25,天还没有亮我们便背起行囊前往厦门北站乘坐Z126/Z127列车前往宝鸡进行换乘。


列车上,我们经过了鱼米之乡,看到了成片的水田,也见证了平坦的河南的平原上遍野的小麦,看到了武汉宽广的江面,也看到了福建的绵延丘陵。

还经历的过家门而不入的伤感

最后,我们到达了宝鸡,在宝鸡经历了一天的休整后,我们坐上了对接领导安排的专车前往镇原县。
路上,我见证了地势从平坦的关中平原到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的变化。在车上,看着窗外熟悉的黄土地,我不禁露出了笑容,思考着这是否是我最终的归宿。

先是在镇上接受当地政府的接待,这顿饭也是我们在这里吃的最好的一顿了。


然后就是入驻学校,学校不大,绿化却很好,我十分喜欢这所学校,不仅事因为里边有很多树,下边全是原生态的泥土,而且学校出门就是一大片一望无际的玉米地,回首十几年前,我家也曾经种了一片玉米地,可惜现在已经无人去种地了。

今天早上的一件事,让我开始思考我们过来支教的意义。学校因资金缺乏,设施年久失修,早上洗漱时水管不慎炸裂,18名大学生支教队员竟束手无策,直到对接的小领导,也是我们的学长赶到才解决。

当他赶来要处理这件事的时候,我也上前帮忙,不为什么,我只想证明我们虽然是学生,但是也可以做到力所能及的事。但是面对一井的水,我退缩了,但是学长身上甚至还穿着行政套装和皮鞋却毫不犹豫地下井的时候,我从心底佩服他,我也从他身上看到了千千万万个中国基层干部的影子。
我当时有一种冲动的想法,我也想扎根基层,但是我又不禁思考,我到底够格吗?我们一群人到这里来,却连一个水龙头都处理不好,我们真的能做到什么吗?
我后来在网上粗略了解了这位我敬佩的学长干部,看起来成熟的他原来只是毕业三年的硕士研究生,但是他在大学期间就是一名出色优秀的志愿者,不知他是经过什么途径到了这个偏僻的地方当一名基层干部,我深思,我大抵是比不上他,不能够成为像他那样的人。只是我现在已经在这里了,我现在能做的事只有继续,希望这次支教之旅顺利。

学校概况